选及乳菌牦牛种筛二优化工艺发酵加工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牦牛乳菌种筛选
发酵菌种筛选结果如表2所示。发酵从表2可以看出,牦牛采用发酵乳杆菌、乳菌约氏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制备的种筛发酵乳色泽为微黄色,口感微酸或较酸,选及符合消费者的加工饮用喜好;发酵气味浓郁有香气,无异味;组织状态均匀细腻、工艺无沉淀;发酵时间分别为6h、优化7.3h和6h,发酵发酵乳中的牦牛活菌数量为2.8×107cfu/mL、3.8×107cfu/mL和3.7×109cfu/mL,乳菌其中罗伊氏乳杆菌是种筛10株菌中发酵得到活菌数最多的菌株。李正华发现罗伊氏乳杆菌制备的选及发酵乳滋味纯正,香气浓郁,加工凝乳质地光滑,工艺口感细腻,而且乳酸菌总数和罗伊氏乳杆菌总数均达到较高水平;许荣誉等研究发现约氏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具良好的发酵特性;于素素等发现含有发酵乳杆菌的发酵牦牛乳具有良好的性能及风味。本试验结果符合上述发现,故选用发酵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作为发酵剂。
2.2 牦牛奶与荷斯坦牛奶比例的确定
添加不同比例荷坦牛乳的发酵牦牛乳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分,见表3和图1。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荷斯坦牛奶所占比例的升高,发酵乳的pH值逐渐下降,酸度增大,持水率先升高后下降。酸乳酸度通常在70~80°T口感最佳,当牦牛奶与荷斯坦牛奶比例为3:1和2:1时,发酵乳酸度分别为
77.24°T和80.51°T,风味较好。
由图1可知,当牦牛奶与荷斯坦牛奶比例为3:1时,发酵乳质地较硬、颜色较黄,符合黄友鹰等的报道,
因为牦牛奶脂肪和干物质含量过高,发酵牦牛乳会出现质地硬、香味不足等缺点。当牦牛奶与荷斯坦牛奶比例为1:1、1:2和1: 3时,发酵乳有乳清析出,凝乳状态较差,感官评分值低。这是因为乳清析出的多少、酸奶的质地和口感由发酵乳的持水力决定,持水力越强则乳清析出越少。根据刘梦云]的研究,发酵牦牛乳的持水力低于荷斯坦牛发酵乳,这可能是由于酪蛋白各组分含量和结构不同造成的。荷斯坦牛发酵乳凝胶的微观结构空隙较小,交联结构大且致密,三维结构中的空穴较少,发酵乳凝胶的持水力、黏度、硬度和内聚性高于单一的发酵牦牛乳。结合表3和图1的结果,牦牛奶与荷斯坦牛奶比例为2:1时发酵乳组织状态好,感官评分最高,故选用该比例作为最佳比例。
在发酵过程中,糖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均对发酵乳感官评分影响较大。用牦牛奶与荷斯坦牛奶比例为2:1进行单因素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A可知,随糖添加量的增加,发酵乳的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添加过多糖影响整体甜酸比,导致
感官评分下降,故选取最适糖添加量为9%。
由图2B可知,菌种添加量为4%时感官评分最高,组织状态均匀稳定,口感爽滑细腻,风味醇厚,酸度适
中。故选取最适菌种接种量为4%。
由图2C可知,随发酵温度升高,发酵乳感官评分先升高后降低。发酵温度为30℃时感官评分最高,此时混合菌相互促进生长,凝乳状态较好。高于30℃,后混合菌产酸性增强,乳清析出,乳中的风味物质释放较少,感官评分低,因此选择30℃为最适发酵温度。
由图2D可知,发酵时间为30h时发酵乳感官评分最佳。随时间延长,乳酸菌继续发酵产酸,导致部分酪蛋白溶解,乳中蛋白凝胶体受到破坏,黏度降低,乳清析出,感官评分降低,故选择最适发酵时间为30h。
2.4 响应面优化发酵工艺
2.4.1 响应面分析方案与结果
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建立Box-BehnkenDesig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模型,通过拟合二次方程计算最佳工艺组合,选取糖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结果见表4。
2.4.2 模型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表4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糖的添加量(X1)、菌种添加量(X2)、发酵温度(X 3)、发酵时间(X 4)的二次方程为Y=92.33+0.42X1-5.42X2+1.33X3-0.33X4+2.25X1X2-0.50X1X3+0.50X1X4-2.50X2X3+1.00X2X4-1.00X3X4-4.92X12-10.67X22-5.04X32-4.29X42。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见表5。
由表5可知,感官评分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P=0.0001<0.01,表明二次多元回归模型的显著性为极显著;感官评分回归模型失拟性检验P=0.3965>0.05,表明发酵乳感官评分二次回归模型与实际试验拟合性充
分,模型失拟不显著。感官评分回归模型表明,决定系数R2=95.61%,信噪比为15.780,CV值为2.48%,说明方程的拟合度和可信度都很高,可用于发酵乳感官评价。综上所述,回归模型拟合程度良好,试验误差小,可以准确分析和预测发酵乳的感官评分,表明实验可信度高。由回归系数显著性表明,各因素对发酵乳感官评分的影响顺序为:菌种添加量>发酵温度>糖添加量>发酵时间。
3 结论
牦牛奶具有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的特点,因此牦牛发酵乳是一款营养价值极高的饮品。研究发现发酵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具有良好的产香产酸能力,适合发酵牦牛乳,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按1:1:1:1:1比例复配制成发酵剂,可有效改善发酵牦牛乳表层状态不佳、组织粗糙、酸香味不足的问题;在发酵牦牛乳时混合加入荷斯坦牛奶,能弥补单一牦牛发酵乳中存在的气味不佳、质地较硬等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探寻出了发酵牦牛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生产一款风味独特、符合食品质量标准的牦牛乳品提供了依据。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奶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乳杆菌,酪蛋白,发酵
相关文章
- 据海关统计,2024年全年,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6亿元,较2023年同比下降0.9%。其中,进口5.1亿元,下降12.9%;出口60.5亿元,增长0.3%。2024年全年,宿州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025-05-1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桦剥管菌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一)
桦剥管菌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剥管菌属,又称为桦多孔菌、桦滴孔菌或桦孔菌,是桦木属树木专有性木腐菌。其形态特征:子实体中大型(最大直径可达30cm),无柄或几乎无柄,上2025-05-10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突破1万项 已实现在我国批准使用的农药品种和主要植物源性农产品中全面覆盖
日前,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规定了564种农药在376种类)食品中10092项最大残留限量,完成了国务院批准的《加快完善我2025-05-10- 何祖训:神农必须做高质量的农牧企业_南方+_南方plus农牧业的大变局,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农牧业的面孔,有企业家大开大合,有小散户细水长流。已过去的日子,令人感慨。有人鲜花着锦,有人厚积薄发,有人低2025-05-10
- “五一”期间我州全力打造文旅消费新体验,以丰富多元的特色活动,为八方游客提供难忘的假日体验。点击此链接下载原视频为充分发挥博物馆旅游促三交基地的作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五一”期间,延边博物2025-05-10
- 雷鸣:情洒疏附,用医者仁心书写援疆故事_南方+_南方plus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的雷鸣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踏上疏附这片土地,是2023年4月26日,同行的还有第十批广州援疆工作队的队员。他们跨越2025-05-10
最新评论